半年14連塌
  責任追究亦拖沓
  熱點快評
  □馬滌明
  “西三環塌了補了又塌了”——這句話,都成鄭州市民口頭禪了,不知道的話,你就“落伍”了。20日,就在《西三環塌塌不休責任認定未出爐》見報當天,西三環中原路口很不給面子,又塌了!至此半年14連塌。而現場勘查專家直言:“離15塌不遠了!”(9月22日大河報)
  道路“塌塌不休”所涉及的專業問題,普通人不宜討論。然而從事物的基本邏輯而言,解決任何的問題都需要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。道路“塌塌不休”,找到原因了嗎?官方通報中的說法是,該積水區域地下結構受水侵蝕,加上近期管線產權單位在該區域進行地下管線穿越西三環頂管施工,擾動土體,施工期間雨水滲入造成地基土壤含水量發生變化,誘發變形沉降,逐步形成路面坍塌。這種說法在常識上似乎經不起推敲:道路本來就要經受雨雪水浸,承受得住才是合格工程。動輒把責任推給“老天爺”,早成笑談了。至於說“近期管線產權單位穿越施工”,那又如何解釋前11次的坍塌呢?並且,實施穿越施工的單位也另有說法:“通信管井的水不會造成這麼大的塌陷。沒看到路面下有明顯的空洞嗎?”
  西三環塌個不停,相關單位補個不停,每次修補,總是匆匆忙忙。實際上就是窮於應付,自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而最大的問題,恐怕還是投鼠忌器,建設與施工責任主體方面,不願承認自己有質量責任問題,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不好辦。政府曾表示要啟動第三方評估認定,獨立調查;然而據知情者說,“最後落實中好像總是變樣走形”。如果“第三方”還是“第一方”花錢聘請的,那麼獨立性,客觀公正性或許依然存疑。
  報道說,最近的4次塌方,最終引起鄭州市委主要領導的重視。然而,領導重視能不能轉變為科學精神、獨立客觀公正的調查結論,還是個問號。而鄭州西三環的“15連塌”會否“如期而至”,檢驗著“領導重視”。事實上“塌塌不休”主要不是技術問題,而是能不能或想不想揭開某些蓋子。  (原標題:半年14連塌責任追究亦拖沓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70samn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